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各地立夏饮食习俗一览
立夏之各地饮食篇
无锡—尝三鲜
三鲜分地三鲜、树三鲜、水三鲜。
地三鲜:就是地上长的蚕豆、览菜、黄瓜(也有的说是览菜、元麦、蚕豆,还有说是览菜、蚕豆、蒜苗)。
树三鲜:就是树上结的樱桃、批把、杏子(也有说是梅子、杏子、樱桃,还有说是梅子、樱桃、香椿头)。
水三鲜:就是河里游的海蛳、河豚、鲥鱼(也有说是鲥鱼、鲳鱼、黄鱼,还有说是鲥鱼、银鱼、子鲚鱼)。
其中,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,还有的地方在立夏的时候有吃霉豆腐的习俗,说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。
长沙吃“立夏羹”
昔日长沙的农家认为,立夏这天宜下雨,如若不然,夏秋主旱。农谚谓:“立夏不下雨,犁耙高挂起”、“立夏不下雨,虾公、细鱼一锅煮(意思是说池塘的水干涸了)”。
长沙人在立夏这一天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,取名叫做“立夏羹”。俗话说:“吃了立夏羹,麻石踩成坑”、“立夏吃个团,一脚跨过河”。
闽南吃“虾面”
在闽南,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人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,因红糟色红,为吉祥之色,又有发酵的作用,以寓发达、发财之意,而红糟也帮助消化,有益健康。
这个习俗发展到后来,红糟也就被海虾所代替了,谓之“吃虾(夏与虾闽南语同音)面”。海虾煮熟以后变成红色,与红糟的颜色相同,以此表示对夏季的祝愿。
赣东北吃“立夏”
“立夏”这一天,在赣东北有吃“立夏”的习惯,就像我们清明吃艾、端午吃粽子、重阳吃桂花酒一样,都是从老一辈那儿流传下来的。
“立夏”的制作很简单:
1.“干”。先将大米煮得半熟后捣烂,接着取一部分揉搓压成块,再把压好的块切成片,最后用油煎炸,谓“干”。
2.“汤”。将剩下的部分搓成像汤圆一样的小球,再加上蘑菇、蒜苔、青椒、豌豆、蚕豆、小南瓜、马铃薯等多种春季蔬菜一起汤煮,谓“汤”。
“干”用手抓着吃,喷香可口;“汤”则不分大人小孩,都用大碗盛着吃,以表示丰盛,味道也非常美。
吃“立夏”表示送春迎夏,喜庆春收。在这个时节新上市的蔬菜瓜果,能加的都要加进“立夏”中,“立夏”中的品种越多就表示越喜庆。“闲了一冬,忙了一春”,以前旧时得不到温饱的农民,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能饱食一顿“立夏”,那就是最大的满足。
杭州吃乌米饭和立夏饭
乌米饭是用乌饭叶子(又叫精青叶)挤汁,糯米在该汁中浸泡以后蒸成饭。据说,在立夏时吃了乌米饭,不会中暑,能祛风败毒,蚊子也不敢叮咬。
杭州人还有立夏食“野夏饭”的习俗。这一天,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到邻里各家乞讨米、肉,然后到地上去摘蚕豆、挖竹笋,最后到野地里去用石头支起锅灶,自烧自吃,这就被称为吃“野夏饭”,或者是“立夏饭”。
这种风俗就是把自己当做乞丐,以为这样可以厌胜而避灾祸。吃完立夏饭之后,大人会拿来箩筐、大秤给孩子们称体重,看看比去年重了多少。
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盘点12种传统食物
立夏12种传统食物有蛋、立夏茶、立夏羹、君踏菜、七家粥、立夏饭、乌米饭、黑米饭糕、三鲜、光饼、立夏馍、夏饼。
1、蛋。立夏吃蛋,不仅能经受“疰夏”考验,还能带来生活圆满。立夏有吃蛋的习俗,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、身倦肢软、消瘦等苦夏症状。鸡蛋,性平,补气虚,有安神、养心的功能。
2、立夏茶。为迎接立夏,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,说是不饮立夏茶,会一夏苦难熬,在立夏的那一天,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,共同烹饮,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,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。
3、立夏羹: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,名“立夏羹”。俗话说“吃了立夏羹,麻石踩成坑”,“立夏吃个团(音tuo),一脚跨过河”。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,名“龙王暴”。立夏日发东风,俗以为有水灾,谚谓“立夏东风雨涟涟”。立夏日打雷,日后必多雷雨,谚谓“雷打立夏,三天来一下”。
4、君踏菜: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,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,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。
5、七家粥:立夏有吃“七家粥”的风俗,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、米,和以黄糖,煮成一锅粥,叫“七家粥”,吃了这种粥,代表邻里和睦,是大家齐心协力去夏耕夏种。
6、立夏饭。旧时立夏节,宁波乡间用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“五色米饭”,称之为立夏饭。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,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:蚕豆、大豆、竹笋、芥菜,外加酱肉或咸肉,叫五样米。
7、乌米饭。乌米饭取乌饭叶子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。据说,立夏吃乌米饭,不会疰夏,能祛风败毒,能防止蚊虫叮咬。
8、黑米饭糕。黑米饭糕也是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,但不是指平时吃的黑米,二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,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,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。
9、三鲜。有一首打油诗为立夏尝三鲜。三鲜一般又分为“地三鲜”、“树三鲜”和“水三鲜”。地三鲜即蚕豆、苋菜、黄瓜。树三鲜有樱桃、枇杷、杏子。水三鲜即海螺、黄鱼、鲥鱼。
10、光饼。立夏以吃“光饼”为传统。闽东周宁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,而蕉城、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,将炒熟了的豆芽、韭菜、肉、糟菜等夹进去一起吃。
11、立夏馍。吃立夏馍可防热抗暑,消夏除灾。在过年时,家家都要留几个蒸馍,挂高墙外晒干风干,以备作立夏馍时用,一到立夏那天,把过年留下的干蒸馍用水泡透,挤出水,加面粉,掺在鸡蛋和韭菜里,搅拌成糊状,再用油煎炒后食之,即为吃立夏馍,寓意全家安全度夏。
12、夏饼。也叫麻饼,形状各异,有状元骑马、观音送子、猴子抱桃等;面饼,有甜、咸两种,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、韭菜等,蘸蒜泥食用,甜面饼则多加砂糖;春卷,用精制的薄面饼,包着炒熟的豆芽菜、韭菜和肉丝等馅料,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糊住,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。
立夏吃什么
立夏宜多吃清热生津的食物:
1.多食酸、少食苦
立夏是阳气渐长、阴气渐弱的时节,因此人体的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,此时应多吃酸性食物,如鱼、鸡、瘦肉、鸭肉、豆类、芝麻、洋葱、圆白菜、茄子、冬瓜、芹菜、芦笋、南瓜、小米、玉米、山植、批把、杨梅、香瓜、桃等,少吃苦味食物,以补肾助肝,调养胃气。
2.多食生津止渴的食物
夏季因天气炎热而容易出汗,导致体内水分流失,消化系统功能降低.此时宜多吃稀食,如早晚食粥,午餐喝汤,这样既能生津止渴、清凉解暑,又能补养身体.在煮粥时还可加入荷叶、绿豆等具有消解暑热、养胃清肠、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。
3.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
平时还应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,如西瓜、桃、乌梅、草4、番茄、冬瓜、A菜、黄瓜等.鲤鱼就是很好的利湿食物。立夏时节应少吃动物内脏、肥肉以及过咸的食物,如咸鱼、咸菜等。
饮食要清淡: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,天气逐渐升温,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油腻、易上火的食物,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,而出现座疮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病症.同时,不可过食和滥食,否则容易伤害胃肠的消化功能。
北方立夏吃什么
1、面食: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,立夏正是小麦上登场的时候,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,意在庆祝小麦丰收。北方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、面饼、春卷和面条等。
2、乌米饭: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,是采集野生植物乌饭树的叶子煮汤,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,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。乌米饭油亮清香,由糯米泡入乌树叶中几小时后煮成的。乌米饭原为民间食品,唐代即有。
3、韭菜:韭菜有“壮阳草”、“洗肠草”之称,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在冷暖不一的春天里,需要保养阳气,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。韭菜中还含有蛋白质、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有健胃、提神、强肾等功效。春韭更是味美、营养丰富。